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(Macau)股份有限公司-Official website

首页
> 部门动态 > 电子商务系
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调研 共探企业出海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
来源:电子商务系 作者:何昱 日期:2025-10-17 浏览次数: 字号:[    ]

2025年10月16日,北京联合大学孙洁、梁瑞两位教授带队赴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开展调研。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李覃杏、北京数字企业出海基地副总经理李昱龙和魏巍、孙梦翔出席座谈。本次调研围绕基地运营模式、服务体系、政策落地及企业出海共性难题深入研讨,旨在推动产学研协同,助力破解企业出海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
沉浸式参观:全景解码“一个愿景、八大服务”

调研团队首先参观基地展厅,孙梦翔详细介绍基地整体建设、服务内容与布局。该基地于2025年1月正式成立,是北京市响应外向型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举措,定位为“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外资引进来”的双向桥梁,采用“政府背景+市场化运营”双轮驱动模式构建服务生态。基地核心架构为“一个愿景,八大服务”:以打造外向型数字经济产业高地为目标,提供空间载体、政策资讯、ODI(对外直接投资)备案辅导、生态服务商遴选、海外推广、合规保障、品牌赋能、供应链对接八大服务模块,覆盖企业从“想出海”到“能出海”再到“稳出海”的全链条需求。

 

聚焦企业痛点:拆解“从意愿到能力”的现实阻碍

座谈会上,孙洁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调研的目的、团队背景及研究课题,提出将结合北京产业优势,聚焦企业出海实际困难,通过科研项目输出针对性解决方案。双方就相关业务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,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观点。双方围绕企业出海痛点与基地服务瓶颈展开深度交流,梳理出三大核心问题:一是审批与材料难题,以 ODI 备案为例,虽官方流程清晰,但企业常因股权架构、财务报告不符合要求反复碰壁,部分源于企业前期准备不足,导致流程耗时较长;二是服务需求多元难整合,企业出海需求并非单一领域(如仅数据合规),而是“数据合规+税务筹划+知识产权保护”的多维度诉求,需专业整合服务商资源;三是中小企业能力意愿双低,大量中小企业因资金有限、风险承受能力弱,在缺乏海外订单的情况下不敢出海,未能搭建完整出海体系。

 

基地赋能探索: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瓶颈

针对企业痛点与服务瓶颈,基地代表分享了赋能实践与待解难题:一是破解信息与协同困局,当前政府线上服务平台信息分散,企业难以全面获取,且政策执行中部门协同不足,企业办理ODI备案等业务需多头沟通,基地正承担“翻译器”与“连接器”角色,通过专业服务弥合信息与协同鸿沟;二是须平衡公共属性与市场化运营,基地兼具政府背景与市场主体身份,需承担政策宣讲、资源对接等公共服务职能,同时面临可持续发展压力,企业期望基地增强市场化能力,聚焦细分行业扩充服务产品库,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前提下实现“自我造血”;三是要创新“线下为主、线上为辅”服务模式,为扩大服务覆盖,基地通过公众号、社群等线上渠道引流,同步举办线下供需对接会,直接助力企业对接海外订单,加速出海进程。

产学研携手:共筑数字经济企业出海新生态

本次调研不仅加深了大家对出海服务实践的理解,也为未来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。双方一致认为,在政策研究、人才培养、活动举办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。调研团队表示,出海基地国际化的视野与体系化的服务框架令人印象深刻,未来可围绕数字贸易营商环境、跨境数据流动、数字知识产权等前沿课题开展联合研究。同时,高校可推荐优秀学生至基地实习实践,为服务团队注入研究活力。基地方面对此表示欢迎,并指出整合智库资源与学术力量,是提升服务深度与广度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。双方初步约定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通过共同组织论坛、培训及调研活动,持续赋能北京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企业成功出海。

 

 

(文/图  何昱)


关闭|打印
版权所有: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